资讯内容 Content

【CIT2016】TCTAP at CIT: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在左主干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6/3/28 11:06:03    加入收藏
 标签:  关键字:CIT2016 

  今天,“国际合作学术日程 Cardiovascular Summit - TCTAP at CIT”专场,TCTMD主编、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首席医疗官Gary S. Mintz教授作了“FFR和IVUS在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左主干和分叉病变” 报告,《国际循环》就此对Gary S. Mintz教授进行了采访。

  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帮助确定需处理的左主干病变

  对于左主干病变,首先需明确是否需要治疗。过去几年来的很多研究表明,血管造影并非是确定左主干病变是否明显的可靠工具。我们有两种更好的方法来确定这个问题:一种是从生理学角度对病变进行评估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另一种是血管内超声(IVUS)。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上述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评估左主干病变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也均有自身局限性。例如,FFR会受左前降支(LAD)和/或左回旋支(LCX)病变的影响;采用IVUS评估左主干时需(将指引导管)从LAD及LCX回撤至主动脉。此外,目前区别明显及不明显左主干病变的确切标准尚存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鉴于亚洲患者的心脏在某种程度上更小,西方人及亚洲人的数据不同。西方数据支持采用6 mm2为标准(IVUS),亚洲数据则支持采用约4.5 mm2为标准。FFR标准一般是0.8。

  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帮助选择治疗方案

  一旦决定了左主干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后,随后即应确定如何进行治疗、如何优化及改善患者结局。根据LCX开口处病变程度决定采用单支架技术还是双支架技术。一般来说,若LCX开口无病变或管腔面积>4 mm2或斑块负担<50%,仅需置入单支架从左主干骑跨LCX至LAD。若LCX开口有明显病变,需应用双支架技术。不论血管造影结果如何,单支架骑跨术后LCX通常不会出现FFR<0.8。最后,我们需考虑的是这些策略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结局。答案是肯定的。数据显示,根据大管腔面积或FFR<0.8以及采用IVUS标准确定干预策略能够改善患者结局。有7项研究比较血管造影指导和IVUS指导的支架置入术治疗左主干病变,其中有几项研究为亚洲研究(其中一项为小型随机试验)。这些研究均显示,与血管造影相比,IVUS指导的支架置入术可改善左主干病变患者结局并降低死亡率。

  心导管室最好配备血管内影像学技术专业人员

  目前,心导管室拥有多项血管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技术。然而,一种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其他医学领域,也从未有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医生需挑选合适技术解决面临的特定问题,这对大多数人非常复杂。将这些影像学技术整合到心导管室中的最好方法是配备熟悉相关设备的专业人员,协助进行影像学或生理学研究,提供制定正确决策所需正确数据。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